1.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是哪几年

2.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3.涨价!汽油、尿素、肉鸡、鸡蛋价格都有涨,涨了多少?

4.4月俄罗斯骤降72% 长安仍收获53%增幅

5.油价终于涨了!频频减产对OPEC有什么影响呢?

油价终于将迎来下调_油价骤降的消息最新消息

油价倒挂是指原油厂商所提炼的成品油的价格要高于原油的情况。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提炼之后才能够成为成品油,提炼会有成本,因此成品油的价格要高于原油价格才对。

国内成品油价与国际油价背离,国际油价低时国内油价却较高,此时国内的原油储备过多,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储备;而当国内油价下调后,国际油价重新上升,石油进口企业考虑到加工等环节的成本较高,为避免出现价格倒挂而不愿进口或少进口,主要通过消耗库存维持供应,直到国内油价新一轮的上涨。

油价倒挂的政策原因

一些国家为了提振汽车的消费,会给予炼油厂许多补贴来稳定或者降低油价,在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成品油的价格依旧会保持稳定,因此便会出现油价倒挂的现象。

事实上,我国国内汽油、柴油的知零售价格都是由定价的,而且我国一直致力于维护成品油价格的稳定,因此出现油价倒挂现象的可能性要高一些。

历史上的石油危机是哪几年

是的。

报告首先在回顾历史上四轮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行情后总结道:全球油价主要由供给与需求决定,同时货币因素也会对油价产生直接影响,地缘政治和原油库存通过影响原油的供给需求间接对油价产生扰动。

第一次石油危机13-15:经济和政治因素都在这轮石油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层面来看,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利益冲突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际石油垄断公司对油价的控制,油价这段时间以前长期维持在1-3美元左右,产油国对资本主义旧的石油体系长期低价的不满与西方石油公司不肯让步,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层面来看,这次石油危机根本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主要想利用石油武器,要求美国等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迫使以色列退出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

1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0月14日美国公开向以色列空运武器、19日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后阿拉伯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削减产量、石油禁运措施将石油危机推向高潮。

第二次石油危机19-1980:在这一轮石油危机中,一方面是战争导致的被动供应减少的客观因素,18 年底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导致供给的严重不足,油价从13美元/桶一路攀升到34美元/桶,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产油设施遭到破坏,市场每天有560万桶的缺口,国际油价一度攀升到41美元/桶。

另一方面,市场的心理预期也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报告中称“世界将逐渐经历石油的长期紧张,甚至是严重的不足”,使得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不断升温。石油公司开始囤油,个体消费者开始抢油,推动原油供给每天约减少300万桶,原油需求每天增加300万桶。心理预期的自我实现推升油价加剧上涨。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1992:同样因为战争,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海湾战争,两国石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石油产量骤降。8月初,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之后,受到国际经济制裁,石油供应中断。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国际油价从14美元/桶急剧攀升至42美元/桶,石油危机爆发。随后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陷入衰退,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不过相比于前两次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一方面是战争维持时间没那么长,主要作战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产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国际能源署(IEA)充分的紧急预案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供不应求推动油价高涨2003-2008:期间全球尤其亚洲经济迅速崛起,原油需求大幅上行,带动油价攀升。2004年开始,国际油价在需求的拉动下稳步提升,2007年之后进入快速提升阶段。2007年1月布伦特原油54.3美元/桶,到2008年7月油价达到133.87美元/桶,涨幅达到146.54%。

因此,从需求端来看,原油的需求长期主要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并且石油需求比GDP的变化提前反应;供给端来看,主要受石油储量开成本等影响。

另外由于原油使用美元计价,使得油价与美元走势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美元贬值时,使用其他货币购买石油变得更加便宜,刺激需求,推动油价的走高。相反,美元升值,对于其他投资者石油变得更贵了,抑制需求,油价走低。

石油危机影响市场的逻辑

1、宏观层面

1)油价的上涨首先带来工业生产领域成本的提高,对PPI上涨产生直接效应,而PPI上涨导致工业产品产销能力的下降。

在前述三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工业总产值均出现下滑,其中,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下滑程度最大,工业总产值从13年10月的1.46万亿美元降到15年6月的1.31万亿美元,降幅达8%。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各行业PPI波动幅度也最大。

具体到各行业成本提高程度,则会随着用油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从历次石油危机来看,燃料相关产品及动力、化工及相关产品和金属及金属制品相关行业PPI同比涨幅最大,纸浆及纸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行业PPI同比涨幅相对较小。

2)油价的上涨通过价格输入效应和收入转移效应传导使得CPI走高,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

一方面,由于原油在CPI中占有重要权重,国际油价走高,影响国内油价及相关石油化工产品成本增加,直接作用于一篮子商品。同时,油价通过PPI产业链向下传导,柴油、煤油、燃料油等工业制品成本增加,随后金属制品、塑料等价格也会因此上涨,交通运输、邮电等行业陆续上涨,从工业领域生产劳动成本到商品服务业领域消费价格最终都会上涨。从而引发投资、产出的下降。

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使得OPEC等石油输出国获得大量的石油美元,货币资金流动性提高,直接导致通胀的产生。而对于石油进口国,油价上涨,使得真实货币余额减少,消费者会增加对其他产品的替代需求,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带来社会需求增加,引发通胀。

CPI与个人消费和投资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对个人消费的作用很快呈现。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13年至14年,美国CPI同比由6.2%上升至11.0%,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不变价增速由4.95%降低到-0.84%,固定资产投资由13.39%降低到6.38%。第二次和第三次石油危机期间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从时间效果来看,CPI的上涨会立马对个人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对于投资的作用会有一些时滞。

2、产业价值链层面

在整个石油化工产业链中,上游的原油价格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根据工业生产流程,原油产业链一般包括:原油开—炼油—化学工业—纺织、机械行业。原油价格随着产业链逐渐传导,同时从上游到下游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价格传导作用逐渐减弱。

全球原油市场是一个供给高度集中的市场。OPEC、美国、俄罗斯几乎决定了全球原油的供给价格。随着产业链向下移动,行业集中度逐渐减弱,炼油行业一般集中于大型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垄断定价能力,能够有效的把油价向下传导,表现为原油与油气开行业和燃料动力等价格走势较为一致。

产业链中下游相对分散,竞争激烈,议价能力较弱。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中下游包括化学工业、纺织业以及机械行业等,随着产业链向下移动,行业集中度逐渐降低。表现为原油价格的变化只部分转化为化学工业价格,更为下游的机械工业等更多的受投资端和消费的影响,石油价格传导力度有限。

因此,从产业链传导来看,随着产业链下移行业集中度降低,价格传导作用减弱,行业影响减弱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为什么油价还涨上天了?

第一次危机(13年):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汇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击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是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

第二次危机(18年):1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英国经济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从石油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因石油问题而引起的战争和地区纷争愈来愈多,如美国借口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对伊发动军事行动,就是一个明证。

由地区纷争与战争引起油价波动的幅度不断变大。历史上曾于2004年10月22日达到油价(轻质低硫原油)每桶55.17美元的最高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石油不断走向枯竭,几十年后,使用石油将成为历史。今后国际石油市场将充满更多的变数。

涨价!汽油、尿素、肉鸡、鸡蛋价格都有涨,涨了多少?

自疫情爆发以来,虽然这钱袋子是越来越瘪了,但还是很忙,也就忙着一件事,就是跟巴菲特一起做 历史 见证人。

我们一起见证了A股一周之内两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一起见证了美股十天之内四度上演熔断风云;

我们见证了战后最美节操的经济掠夺,见证了大鹅股市停盘风云,见证了锂大爷、钴奶奶、金大伯、妖镍横行......

每天都在做见证人。

以前以为看热闹只是看热闹,后来发现这些热闹也会落在自己身上,从前以为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新经济,现在才发现拥抱中概互联成了中丐互怜。

这还不算啥,西边又给了一碗乌冬面。

吃完以后,我们又见证了史上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油价。

中国95号汽油 历史 首次攻破9元/升大关,美国普通等级汽油平均价格达到每加仑4.43美元(1加仑约合3.8升),创下 历史 新高。

很多小伙伴在3.15那天,遭遇了人生的四重打击,油价、股价、基金、酸菜,股价和基金再这么跌下去,加油都加不起,连个滴滴司机都干不了,只能天天吃酸菜面了。

中国这油价蹭蹭蹭上涨,情有可原,一方面国内供给不足,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只能被动接受。比如2019年全年油价相较2018年下降10%,但中国进口原油价格仅下降4.6%。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2015至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数量从3.36亿吨增长至5.42亿吨;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递增,从60%增至74%。

但漂亮国可不一样啊!

这几年,由于页岩油革命的兴起,漂亮国不仅先后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实现了能源独立,还开始向从净进口国到净出口国的转变,一举重塑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并由此漂亮国成为一个“石油霸权”国家,又岂能将大客户——欧洲拱手让给大鹅,乌冬面不下也得下了。

在2007-2021年间,美国页岩油产量 占全球原油产量的比例从不到2%上升至10%-11%的水平,截至2021年9月,美国七 大页岩油区的页岩油产量约为814万桶/日,约占世界原油总产量的11%。

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230万桶/天,创下了新的记录,这几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2021年,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日产超过1100万桶石油。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其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称,到2023年,美国石油平均日产量将达到1260万桶,高于此前估计的1241万桶。

中国油价涨上天,主要因为被掐着脖子,不买不行啊,可漂亮国可不缺油,为什么还会爆发能源危机?

这得感谢睡王一波骚操作,为了照顾背后金主爸爸的利益,上来就自废武功,以发展新能源的名义,打击页岩油,这就导致页岩油的资本开支不足,如今油价上涨的时候,希望页岩油扛起大旗,但生产商害怕过河拆桥!

此前,由于受疫情影响, 石油需求骤降,库存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使原油价格跌破其现金成本,对美国页 岩油行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由于油价疲软,大量页岩油生产企业破产,直到现在美国的钻机数量还没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

欧洲缺油少气,被动挨打情有可原,漂亮国自作孽不可活,是不是很厉害呢?

在漂亮国,气候变化已变成一种“政治正确”,是左派政党的选票保障,是其背后能源势力的利益博弈。在过去十年,这种政治正确严重地抑制了化石能源消费,打击了能源供给弹性。

既然内部供应上不来,那就只能依靠外部了,委内瑞拉有油,制裁中,伊朗有油,也在制裁中,俄罗斯也有油,刚被制裁!

即使没有制裁的原因,疫情制约了全球能源供应,再加上乌冬面引发全球油价飙涨,漂亮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漂亮国能源供给问题不是大问题,其本身具备开条件的石油、天然气储备颇为丰厚,最大的问题还是以政治正确为名的能源干预。

在本不缺油少气的漂亮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还被通胀卡住了脖子。这无疑是当代的黑色幽默,也是政治精英们的“致命的自负”。

4月俄罗斯骤降72% 长安仍收获53%增幅

1月3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将要迎来2023年的第一次调整,汽柴油的零售限价分别上调250元/吨和240元/吨。

尿素价格也呈现小幅上涨趋势,多地普遍上调20-60元/吨。

肉鸡价格明显上涨,其中快大类国鸡3天涨幅超过1元/斤。

鸡蛋价格也是连续上涨,局部地区的鸡蛋价格向1.5元迈进。

2023年油价首调即上涨,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0元

1月3日24时,我国将会迎来2023年首次油价调整,受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汽柴油零售限价分别上调250元/吨和24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价格上调0.2元,95号汽油价格上调0.21元,0号柴油价格上调0.2元。

加满一箱92号汽油,车主要多花10元。

本次计价周期呢,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美国要收储的消息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是欧洲某国反制措施的制定,禁止向实施限价的国家出口原油,市场担忧国际原油供应受到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震荡偏强走势。

对于2023年油价,机构预测油价中轴在80-90美元/桶,波动范围在70-110美元,也就意味着2023年油价大概率会维持高波动。

主要还是因为作为原油进口第一大国的中国,疫情防控放开之后有希望在需求端发力给了市场想象空间。

此外,欧洲某国也表示其可能减产至多70万桶/日,来回应其他国家实施的油价上限。

尿素期现同涨

最近几天,国内主流区域的尿素现货价格连续小幅上涨,其中,山东地区上调10-40元/吨,安徽上调10-20元/吨,河南上调40元/吨,山西上调20-60元/吨,江苏上调30元/吨,湖北上调20元/吨。

期货方面,1月3日相比前一个交易日上调了45元/吨,涨幅为1.78%。

尿素现货价格的上涨主要有这么三个逻辑:

1、此前尿素价格回调之后,农业走货增加,厂家出货顺畅。

2、临近年底,复合肥厂家有原料备货需求。

3、尿素日产量处于相对低位。

工业方面需求随着春节临近将会逐渐走低,农业需求也会告一段落,尿素价格难以形成持续上涨之势,大概率小幅拉涨后呈现僵持局面。

肉鸡价格大涨,3月会更高

最近一段时间,国鸡价格全面上涨,其中快大类国鸡三天上涨1元,价格来到了5.77元,中速类国鸡拉涨到6.09元,慢速类国鸡价格涨至7.28元。

白羽肉鸡的主流成交价格也回升到3.8元,其中东北地区棚前成交价格涨至3.92元。

此前,受各地感染人数不断增加的影响,大家外出消费意愿极速下跌,使得市场消费需求短时间骤降,叠加此前价格较高肉鸡养殖量处于高位,肉鸡普遍积压,企业降价促销也未起到明显的效果。

另外,企业员工感染人数增加也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使得市场供过于求,肉鸡价格持续回落。

近期,随着部分地区感染高峰的结束,各地消费整体好转,肉鸡价格从北到南得上涨。

但市场上,鸡源供应依然处于高位,不少地区感染高峰尚未过去,消费恢复也有限,国鸡价格在短期拉高后还有回调的风险。

白羽肉鸡方面也是同样的问题,前期鸡源积压,需求端仍然低迷,白羽肉鸡价格也整体弱势。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肉鸡价格的彻底好转需要等到明年的3月份,一方面3月份能将此前积压的肉鸡产能消耗掉,另一方面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也将会陆续结束。

鸡蛋市场“量价齐升”

12月底鸡蛋价格跌至谷底后触底反弹,最低时,全国主产区鸡蛋均价跌至4.24元.斤,不过近期鸡蛋价格再次上涨,其中河南地区红蛋散筐大码价格涨至4.7-4.95元,山东地区红蛋散筐大码价格涨至4.55-4.7元,江苏地区红蛋散筐大码涨至4.62-4.9元。

此前,因为疫情感染人数增加后,市场需求较弱,而鸡蛋供应处于相对高位,导致各环节库存压力增加,致使鸡蛋价格明显走低。

不过,后续鸡蛋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鸡蛋供应层面:受12月份,养殖端淘汰鸡积极性较高的影响,2023年1月份产蛋鸡存栏量环比减少0.5%左右,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鸡蛋供应。

需求层面:1、春节消费即将启动,商超加紧备货,企业发放慰问礼品,居民家中为春节准备年货,春节礼品购等都会增加鸡蛋消费需求。

2、部分地区感染高峰结束,鸡蛋餐饮消费需求被拉动。

总的来说,1月份,鸡蛋市场处于供应层面下降,而需求层面增加的状态之下,鸡蛋价格有望持续上调。

但考虑到当前各环节库存压力仍在,市场上鸡蛋供应货源相对稳定,餐饮消费恢复程度有限,鸡蛋价格很难形成较大的上涨空间。

油价终于涨了!频频减产对OPEC有什么影响呢?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在3月底明显扩散之后,俄罗斯的疫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4月初每日新增病例数直接突破千人。因此,4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把全国封锁的期限延长至4月30日。

这让3月出现欧洲大陆罕见增长的俄罗斯车市,终于在4月跟上了其他欧洲国家大幅走跌的步伐。

欧洲制造商协会AEB的数据显示,4月俄罗斯轻型乘用车市场销量同比骤降72.4%至38,922辆,这是自AEB统计数据以来俄罗斯汽车历史上的最大跌幅,也让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同比由此前的1.8%直接转变为-19.1%,销量仅为41.5万辆。

今年俄罗斯销量或将跌破100万辆

其实,如果不是3月国际油价下跌导致卢布走跌,俄罗斯消费者担心汽车价格可能会上涨,于是积极购车使得3月销量异常走高,今年前4个月汽车市场的总销量和跌幅可能会更差。

当前,卢布仍在继续贬值,而且受今年全球经济放缓、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和国际贸易减少的影响,这种低位状态还将保持。不仅如此,这种态势也会使得俄罗斯消费者的收入大幅降低,势必会影响到今年俄罗斯的汽车销量。

尽管,4月初俄罗斯工业与商业部宣布,将今年为购车提供的补贴金额由此前的50亿卢布增加至105亿卢布(用于购买第一辆车或家庭用车),但4月中下旬AEB却称,今年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销量可能会从2019年的176万降至不到100万辆。

这一观点的确有些悲观,然而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2019年1月1日俄罗斯将增值税从18%提高至20%之后,该国汽车市场已经呈现疲软的状态——出现时隔两年之后的再次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俄罗斯在售的很多汽车都是进口的或者组装零部件中有部分是进口的,在卢布下跌之后,汽车价格必然上涨,而这又会造成销量的减少。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5月12日起俄罗斯已经解除对全国的封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疫情得到控制或缓解。

从数据上来看,从5月2日至5月20日,俄罗斯的每日新增人数均徘徊在万人左右,还处于疫情的高峰期,此时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无疑是非常危险的。过早的解封,恐怕会导致俄罗斯的疫情出现反复,也会使得俄罗斯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出阴霾。

因此,个人认为,纵然今年俄罗斯的汽车销量不会如100万辆那样凄惨,但也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长安已领涨俄罗斯车达半年

而从4月各大品牌的表现来看,大多数的跌幅都在30%-80%范围内,只有长安和哈弗两个例外——前者增长52.7%,后者下跌29.5%。

虽然,自去年9月开始,长安在俄罗斯的销量就持续呈现超高速增长,但确实没想到在整体车市跌幅超过70%的环境中,还能实现如此高的增幅,这也让其连续6个月领涨俄罗斯车市。

之所以能拥有这般的逆市增长,除了去年的基数相对较低,更主要的原因是,近两年长安一直在积极增加经销商数量,也在积极推出新车型,比如去年上市的CS35 plus和CS55 plus,以及近期推出的CS75 plus。同时,4月还提供了特别促销活动,比如为客户延长保修时间、提供更优惠的购车。

哈弗能收获4月跌幅最小的原因和长安大同小异。根据哈弗俄罗斯最新数据,4月其在俄罗斯的经销商已增加至85个。在去年增加哈弗F7和F7x后,今年哈弗H5已经进入俄罗斯市场,并在4月15日开始接受线上预定。此外,哈弗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俄罗斯有自己的工厂。

不过,即便哈弗的表现稍好于绝大多数品牌,却也不得不接受一些不那么美好的改变。没有拦路虎——疫情的出现,4月将成为哈弗连续增长的第22个月,或许也将迎来其连续成为中国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第10个月,然而这一切都只能美好的如。

随着4月的大幅下跌,哈弗因86辆的差距落于吉利之后,与当月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头衔失之交臂,只能屈居第二。

胆大的车企们

对于其他的品牌,并不想对它们的销量做太多评价,唯一想说的就是勇者无惧。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令,工厂需在3月30日至4月2日之间停产,部分疫情严重地区的车企则得在3月28日至4月5日期间停产。

然而,就在4月初疫情明显扩散时,却有车企要求恢复生产。4月2日,生产Lada、雷诺、日产和Datsun的AvtoVAZ向呼吁恢复生产,而该企业有2名员工是肺炎确诊患者。

俄罗斯的汽车巨擘Sollers也表示,向地方发出了恢复生产的请求,其中和马自达的合资公司早在4月6日得到许可已恢复生产。4月7日,UAZ开始逐步恢复生产,4月13日恢复汽车组装。同一天,AvtoVAZ和现代的工厂开始复工。也是在这一天,俄罗斯新增人数超过2,000人。

纵然,这些工厂的复工都是在确保员工安全与必要的社会距离的前提下,可能也不是全员复工,但考虑到当时俄罗斯的疫情状况,不得不说这样的做法也还是非常危险,毕竟外出就会增加被感染的可能性。

4月27日,雷诺的莫斯科工厂和大众的Kaluga也恢复生产,其中前者是以单班制的方式。此时,4月底俄罗斯的每日新增患者仍在不断走高,日均已达五六千人。

唯一能庆幸的是,不是所有的车企都这么早复工。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是车企的锅,俄罗斯也得承担部分责任:一边将封锁期限延长,一边又允许重要行业恢复运营。

实际上,尽管4月这些车企就积极恢复了生产,但直到5月12日全国解除封锁时,只有18个地区正式允许重启销售汽车,大多数地区暂时只能提供维修服务和出售汽车零部件,因此5月俄罗斯的汽车销量也不会太高。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依稀记得油价跌穿水平线的那一天,国内著名的原油宝案件发生,无数原油宝客户纷纷登上天台。如今过去了近1个多月,经过OPEC的不断努力,油价终于出现回升。这次油价的回升,OPEC的史无前例的减产起到了重大作用。

从WTI油价走势来看,在OPEC+继续推进减产和欧美多国持续放宽疫情管制提振需求前景等主要利好因素支撑下,五月份国际油价整体呈现上涨态势。

在5月上旬,受OPEC及签注减产协议的非OPEC产油国开始大规模减产提振油市氛围,再加上美国一些独立炼油公司也宣称减产的影响,欧美原油期货上涨,但是市场需求方面仍然疲软,一定程度抑制了国际油价涨幅。

到了五月中旬,由于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产油国宣称加大减产力度,但由于国际原油市场对复苏乏力的石油需求仍然担忧重重,国际油价的变化不大明显。

到了5月下旬,油价开始呈现上涨的趋势。由于担心减产力度不及需求骤降导致国际油价盘中大幅度振荡,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低。然而美国原油库存出现下降的迹象,尚有剩余容量,且汽油需求有上升趋势,美原油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到了月末,尽管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但是美国汽油需求增长,库欣地区原油库存持续大幅度减少,美国原油产量继续下降,国际油价呈震荡走势。

目前,OPEC的领导者沙特和俄罗斯之间并没出现意见相左的局面,合作的结果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在执行的第一个月,签署OPEC减产协议的20个产油国中,多数产油国的减产执行情况好得惊人。这可能是他们在原油价格跌至负数时感到绝望的一个迹象,也可能反映了在需求崩溃的世界里,销售石油的艰难。

随着经济力量推动石油产商削减产出,该协议之外的产油国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这些举措的力度十分惊人,美国的原油产出在下滑,数据显示美国石油产量在两个月内减少了160万桶/日或12%;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石油产量下降了四分之一,即减少100万桶/日。

但是对于石油减产的量,他们需要保持谨慎。虽说目前情况有所好转,而且提高产量的诱惑实在太大,但油价的回升不应被视为打开水龙头的许可证。五月初旬,沙特阿拉伯及其邻国经商议后一致决定,在6月份进一步减产。进一步的减产可能会导致市场上每天减少120万桶石油,并使沙特阿拉伯下个月的石油产量降至每天750万桶,这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除非去年沙特石油加工厂遭受袭击之后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昧的减产对于国家的经济是有弊的,所以在OPEC集团中的一些产油国(比如俄罗斯)仍渴望遵守他们在4月份达成的协议,并在7月初开始重新增产。而OPEC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它完全有权利这样做。他们经过艰苦谈判达成的协议,内置了“日落条款”,即允许参与者在7月开始放松减产力度。如果他们这样做了,可能会导致200-400万桶/日石油供应迅速恢复。

他们中有人提出的一个想法是修改4月份的协议,将5-6月的产量目标一直延长到年底。但是这个延长减产时间的想法还没有获得俄罗斯的认同。

但有迹象显示目前沙特和俄罗斯似乎正试图避免另一场冲突。上周,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的通话中,两国同意密切协调。我推测,在OPEC和非OPEC产油大国的共同努力下,距离油价回升到以前的日子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