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一支基金,涨20%卖一半,卖完每天再加,合理吗?

2.成品油定价机制 请讲清楚

油价调控时间_油价调整时间锁定

简单的教你两招吧。

第一步,看阳柱阴柱。 阳柱代表趋势方向,阳线一般是红色,表示将继续上涨,阴线一般是绿色,表示将继续下跌。以阳线为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空拼搏,收盘高于开盘表明多头占据上风,根据牛顿力学定理,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价格仍将按原有方向与速度运行,因此阳线预示下一阶段仍将继续上涨,最起码能保证下一阶段初期能惯性上冲

第二步,看影线 影线代表转折信号,向一个方向的影线越长,越不利于原油向这个方向变动,即上影线越长,越不利于油价上涨,下影线越长,越不利于油价下跌。以上影线为例,在经过一段时间多空斗争之后,多头终于晚节不保败下阵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论K线是阴还是阳,上影线部分已构成下一阶段的上档阻力,油价向下调整的概率居大

这样你就会轻松很多!

买一支基金,涨20%卖一半,卖完每天再加,合理吗?

随着5月份的日益临近,今天老道要为老铁们收藏一下油价和粮价的相关情况。

从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老铁们都知道柴油价格迎来连续大涨,相信现在很多的农民老铁也已经把柴油买好,对于提前备好柴油的老铁老道要给你们点个赞。

因为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来看,在新一轮油价调整当中,国内的柴油价格再次迎来涨价,每吨涨幅达到200元,折合每升价格涨幅0.17元。

柴油价格再次迎来上涨,也为我们预示着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价的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成品油价格很有可能会再次调价。

在今年度开始以来的八次油价调整当中,有七次油价调整是呈现上涨趋势,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当然除了油价大涨的消息之外,随着5月份的开始,在今年农作物生长的阶段,玉米、大豆价格很有可能会再次迎来新变化。

对于我们农民老铁来讲,现在大家的玉米、大豆基本上销售得差不多了。

所以从目前基层粮食市场的情况来看,深加工企业和中间商、贸易商之间的竞争会变得非常激烈。

而在5~9月份,渠道之间的竞争或将呈现两个新变化。

首先,农民可售粮源持续减少,中间商、贸易商和深加工也将从进购收粮向相互博弈进行转移。

另外在国家队启动收粮影响下,吉林玉米的走势迎来连番上涨,这也会进一步加剧深加工企业和中间商之间的竞争。

所以随着玉米、大豆身价的提高,在今年5~9月份期间,东北地区的玉米很有可能会迎来3个风险!

风险1:基层气象变化多端,5~9月份国家气候中心指出,东北处在多雨区,降雨量比往年同期会偏多2~5成左右,所以今年东北面临到的农田内涝风险较大,玉米、大豆的产量也会面临新的挑战。

风险2:在今年大家依然要警惕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对于农田产量的影响。

虽然农业农村部在前两年已经制定了防范草地贪夜蛾的相关方案,但是大家在草地贪夜蛾的防范方面也不能放松警惕,要加强田间管理。

风险3:在今年秋粮即将上市的阶段下,农民老铁们一定要警惕一些中间、贸易商提前锁粮的行为。

比如提前给出一个相对好的价格,锁定粮源、提前储粮来谋取后期更高的利益。

大家在卖粮这一块还是要有一个平常心,既不能着急卖粮,也不要一直捂粮,要结合当前的形势。

在2022年,对于咱们农村老铁来讲,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我们都应该抛弃幻想,面对现实。

无论走到什么时候,大家都要保障自己手里边有粮,我们才能够在风云变幻的粮价市场上获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也希望所有的农民老铁,今年都能够种地丰收,卖粮增收。

(仅供参考)

成品油定价机制 请讲清楚

一只基金长20%已经不错了,卖一半锁定部分利润,留下一半要看机会吧?当然还是要看看基金持有的个股怎样?卖完以后如果是持续上涨,建议原地卧倒,不要每天都加,可以在回调的时候适当加仓。基金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健一点的产品,毕竟人家基金经理比普通散户要更专业一点。而且持股方面会有多只股票选择。

结论:不合理。

为什么,基金止盈不是这么操作的。

作为获得CFA资格的基金从业人员,13年投资经历的老司机,云舒看到这些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觉得需要给广大新基民好好理一理,如何避开大坑,如何玩转基金止盈。

止盈的意义什么?在于锁住利润。

首先,云舒问大家,对于存款、宝宝类的货币基金、低风险银行理财这样的产品,大家有看到有人在讨论止盈么?并没有吧。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产品风险小,收益稳定,基本上没有下跌亏损的可能。

那基金为什么要止损?

这是因为股市有波动,基金净值也有波动。这导致 基金的收益与持有基金的时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并不是一直持有就能挣钱,并不是持有越久挣得越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沪深300过去十年长成这样:

同样,沪深300指数基金(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过去八年是长成这样:

如果一直拿着不动,好了,就是一直在做升降机。虽然时间拉长看,股市还是上涨的,基金长期的确是盈利的,但是盈利空间会小了很多。而且,下跌被套的苦日子,谁都说不好能不能坚持得住。

这时候, 基金止盈的意义就来了。基金挣来的利润,要好好吃下去不要丢;当基金开始亏钱了,注意,要止盈,锁住已经挣到手的钱,拒绝坐升降机。

止盈的坑在哪里?很多所谓止盈的方法都是错的。

关于止盈,题主提及的方法,就是 目标收益率止盈方法—— 买了基金,设定一个固定的收益率,比如说20%。一旦基金涨了20%或者年化收益率达到20%,就一次性或者分批跑路。

这个方法的错误在于, 忽视了股市收益是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 国内股市历来的特点,牛短熊长。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大牛市,涨幅都十分可观,比如2014-2015年大牛市,2006-2007年大牛市,还有2009年大反弹,2017年蓝筹股行情,近一年的中小创行情等等。每一次涨幅均远高于20%。如果赚了20%就跑路,那后面的收益要不要?如果要,那为什么要跑?如果不要,那很好,恭喜你在股市里估计也挣不到多少钱,毕竟只赚到一些芝麻,而丢掉了大西瓜。

实操层面,还有一个问题,阈值如何选——是设20%还是30%?首先,设置这个值是拍脑袋的还是根据 历史 经验定的,是否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如果设置了一个值,比如20%,那涨到19%跑不跑,如果不跑他又跌回去了怎么办?

应该如何止盈?综合各项指标考虑,在牛市结束时全身而退。

投资股票基金,合理的投资周期必然是根据熊牛周期来设置的。即在熊市末期开始逐步建仓买入,随着股市见底逐步加仓,最后在牛市末期清仓跑路,并在随后的熊市中吃瓜休息,等待下一个周期。 因此,基金止盈只发生在一个时期,就是 牛市结束

关于牛市结束的判断,云舒觉得 不应该简单用几个指标来衡量。单一指标都存在失误的可能性,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几个指标,当有个别指标报警的时候,分批逐步撤退,尽量减少单个指标拿错指挥棒的可能性。

比如可能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市场情绪。 云舒觉得这是一个最简单靠谱的指标。来一轮大牛市,市场情绪必然会十分亢奋,几乎所有人见面都在谈论股市啊、挣钱啊,打算往股市丢多少钱之类的。当所有人都打算进场捞钱以后,后面还有人来接盘么?2015年大牛市就是如此的写照,云舒在行业圈以外(作为业内人士,圈内天天讨论股票是正常的,不讨论说明要失业了),见了太多人在为股市激动,比如楼下居委会大妈啊,卖茶叶蛋的阿姨啊,隔壁理发店的小哥啊等等。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虽然不一定会马上跌,但可能离跌也不远了。

成交量和回撤等技术指标。 股市上涨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所谓“天量天价”,但是成交量的见顶往往会先于价格的见顶。而股价开始跌破一些重要均线,也意味着趋势的改变。考虑这样的一些技术分析指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信号。

宏观经济指标。 也就是一些基本面的因素,例如上市公司盈利涨不动了,市场利率开始收紧了什么的。

当然,本文主要是讲方法和逻辑,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到时候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云舒关于跑路信号的判断分析,会同步在文章中发布,欢迎关注。

我是云舒,获得CFA资格的基金从业人员,13年投资经历的老司机。想投基金挣钱,请关注基遇人生!

这个问题有点绕,我们先来理一理。我想提问的朋友讲的是这种情况:

先是在1元净值时买入一支基金,设是2万元。过了一段时间涨到1.2元净值了,就把持仓了一半给卖掉,卖完以后剩下1.2万的基金持仓,还有1.2万的现金。

接下来,又每天继续买入这只基金,打个比方,将这1.2万元现金分成20次,每次买600元。在20天以后,又变成了满仓这支基金的状况,至于基金到时候市值多少,就要看到时候基金的每份净值是多少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上涨20%的时候卖掉一半,接着又分批每天把这只基金买回来呢?这种折腾的意义何在呢?

我想,只有一种走势能够解释这种操作的设想,那就是你认为,这支基金在上涨20%以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回调或者是震荡的走势,因为担心这种回调的幅度会比较大,所以就取了减仓一半的做法。

但是你又认为这只基金还会涨,所以紧接着,又把减仓以后拿到的资金取定投的方式继续买入这只基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金的持仓成本。

但是,这种操作的逻辑其实是前后混乱的。

在卖出以后又分批买入,说明你对这只基金的前景是坚定看好的,那么是不是有必要去做这样一种短线减仓又买回的动作,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一小部分成本?

请记住,试图去猜测基金的短期走势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在你中长期依然看好某支基金的时候,没有必要去做一个短线减仓降低成本的尝试。

如果你担忧这只基金在20%的上涨以后可能会迎来一轮下跌,又不知道这种下跌幅度多大,时间多长,那么,你可以在净值上涨20%以后取分批卖出的办法。卖完以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做考虑,或者另选其他基金去投资。

做投资不能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不知道该进该退。

做投资也不能把自己当做神仙,预测走势是愚蠢的,只有跟随走势才是王道。

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钩连动”机制进入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来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以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新加坡:鹿特丹:纽约=6∶3∶1),根据基本杂费及国内关税,加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形成由国家计委制定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两大石油集团可以在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制定具体的成品油零售价。该机制一直沿用至今,简称为“三地成品油定价法”。

据最新消息,今年初中国将可能实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家对零售油价的统一管制将有所放松。新的定价办法将放弃原来紧盯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的计算办法,而基本锁定“原油成本法”,即改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的平均值为基准,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这表明,用了5年的“三地成品油定价法”走到了尽头,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将迎来第四个发展阶段——“原油成本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