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整顿成品油市场实施办法》的通知

2.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4.沈阳车用燃气价格和油价联动吗

5.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属于哪个市

甘肃省今日油价格_甘肃油价今日查询

徐守盛对财政部给予我省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过去的五年,甘肃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都跨上了新的台阶。从2003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2007年,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0.9亿元,增长35.2%;大口径收入完成391.9亿元,增长32.9%;财政支出完成675.3亿元,增长27.8%。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时效性明显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去年中央进一步增加了对我省的各类补助,较好地保证了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国家统一规定工资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支出,保障了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企业改革、节能减排等重点支出,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徐守盛说,由于我省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着赤字多、债务重、人均水平低、自给能力弱等困难和问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希望财政部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谢旭人对近年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甘肃省委、省高度重视财政税收工作,取了有力措施,取得很大的成绩。近年来,中央财政把支持中西部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结合甘肃省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财政部将一如既往地予以关注和支持。

省委常委、副冯健身介绍了我省财政工作情况。

省办公厅、省财政厅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甘肃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整顿成品油市场实施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甘南州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99个乡(镇、街道办)。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8.01万,农牧业人口55.0万,占总人口的80.9%;藏族36.7万,占总人口的54.0%,都为安多人,且此地以优美的藏族弹唱闻名于藏区。

甘肃省甘南州旅游极为丰富,而且异彩纷呈。旅游类型全、品位高、特色浓,并具有原始性、神秘性和多样性特征。全州可供开发利用的景区景点有7大类33种153处。随着近年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甘肃省甘南州独具魅力旅游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和中外游客的青睐,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人间仙境——香巴拉。主要的自然景观有神奇俊秀的莲花山、迭山、翠峰山、太子山,深不可测的白石崖溶洞、腊子口溶洞、岗岔溶洞,天然艺术大观园——则岔石林、扎尕那石林、赤壁幽谷、象形山石——睡佛望月、黄河母亲石、六字真言石,令人叹为观止的黄河首曲、冶木峡、尕海湖、达宗湖、冶海湖(常爷池)等水域风光,老龙沟、大海沟、黄捻子、大峪沟等森林景观以及桑科草原、甘加草原,尕海候鸟保护区、阿夏沟熊猫栖息地、鸭蛋岛等天然生态旅游景观60余处。这些奇特的自然风光融入独特的高原气候,充满了神奇色彩。

甘肃省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草地可利用面积3848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4.22%。,是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地中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的草场,理论载畜量621万个羊单位。各类牲畜年存栏289.02万头(只),年出栏74.32万(头)只(其中蕨麻猪6万多口)。肉类总产量33763吨;鲜奶60560吨;牛羊皮100多万张;羊毛1568吨。

甘肃省甘南州共发现有铁、铜、铅、锌、贡、锑、金、银、铂族元素、钒、钛、钴、钨、锡、钼、铋、锗、镓、铈、镧、硒、铀、钍、镭、铍、硫、砷、白云岩、硅石、冶金灰岩、化工灰岩、煤、泥炭、大理岩、饰面石料、冰洲石、石墨、绿松石、玛瑙等45种矿种。已经探明的有23种,其中金、铀、砷、汞、铋、泥炭储量为全省第一位;铁、锡为第二位;铅、锑为第三位;铜、硫铁矿为第四位;银、磷为第五位。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甘肃省甘南州消费品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6.6%。从销售地区看:市的零售额为75815万元,增长16.5%;县的零售额60645万元,增长19.0%;县以下的零售额30053万元,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5739万元,增长13.4%;住宿餐饮业38164万元,增长27.1%;其他业2610万元,增长39.7%。甘肃省甘南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由2008年的106.9回落到2009年的102.6,涨幅比2008年降低4.3个百分点。甘肃省甘南州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3.0,上涨3.0%。从八大类消费价格情况看,食品上涨3.5%、烟酒及用品上涨2.5%、衣着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5.0%、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7%、居住类上涨4.9%。只有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了2.2%。

甘肃省甘南州曾经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黄金通道,也是青藏高原社会大系的主要窗口。主要人文旅游景观有闻名遐迩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有“虎穴仙女”之称的郎木寺,历史悠久的禅定寺、贡巴寺和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以及藏区远古苯教甘加佐海寺等121座佛教寺院,诸多寺院以及恢宏的建筑,精巧的雕塑,精美的唐卡,宝贵的文物,以及浩如烟海的经卷,造诣高深的大德高僧等享誉国内外。有历史上汉羌、唐蕃边塞重镇汉百石县旧址甘加八角城堡遗址、桑科古城、羊巴古城、明代城墙、华年古城、汉零王国天子珊瑚城遗址和砖瓦窑遗址等各类古遗址。有红军长征胜利的“门户”天险腊子口,著名的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及茨日那村居、苏维埃旧址等人文旅游景观90余处。

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农牧互补"战略和"一特四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甘肃省甘南州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30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农业42498万元,增长3.7%;林业2528万元,增长9.2%;牧业476万元,增长8.5%;渔业31万元,下降18.4%;农林牧渔服务业567万元,增长13.3%。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3.33万亩,比上年增加0.67万亩。粮食种植面积53.60万亩,减少2.8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2.14万亩,增加0.60万亩。其中,油料21.46万亩,增加1.06万亩;药材9.26万亩,减少0.49万亩。青饲料播种面积17.59万亩,增加2.88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比由2008年的55.0:30.7:14.3,调整为51.9:31.1:17.0,粮食比例下调了3.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和青饲料比例分别上调了0.4和2.7个百分点。造林面积扩大,林产品产量增加。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造林面积20.27万亩(含洮河、迭部、舟曲三个林业局),比上年增长21.2%。零星(四旁)植树182.49万株,下降1.6%。林产品产量增加,甘肃省甘南州花椒产量656吨,增长0.8%,核桃389吨,增长23.9%,其它林产品177吨,增长98.8%。通过林业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畜牧业生产再夺丰收。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全力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和"一特四化"建设,全年共投入"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建设资金近3亿元,建设项目62项。同时,狠抓草原建设与保护,加强牲畜疫病防治,促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畜牧业生产再夺丰收。

甘肃省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北半坡,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区之一。境内蕴藏的纯天然野生中藏药材850余种,中藏药材蕴藏量为5243万公斤。大多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经过多年驯化,现已有部分中藏药材进行人工栽培种植阶段,截至2003年底,全州已种植的中藏药材600多种,种植面积为6.95万亩,产量达到13621.1吨,占全国主要中藏药材数62.5%。

甘肃省甘南州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群峦叠嶂,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森林面积占甘肃省的30%,蓄积量占甘肃的45%,甘肃省甘南州也是全国九大林区之一;东部为丘陵山地,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部为广阔的草甸草原,是全省主要牧区。州府合作市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没有绝对无霜期。

2009年,在水电、建材、矿产、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拉动下,甘肃省甘南州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提高,效益好转。甘肃省甘南州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404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6327万元,增长14.2%,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甘肃省甘南州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37715万元,增长1.1%。甘肃省甘南州全部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加。2009年,全部工业企业黄金产量4076.8千克,比上年增长10.5%。发电量28.04亿千瓦时,增长50.8%。水泥61.31万吨,增长23.5%。鲜冻畜肉14173吨,增长66.5%。中成药50.1吨,增长43.1%。乳制品4631吨,下降18.9%。铁合金6249吨,下降70.3%。甘肃省甘南州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好转。2009年,甘肃省甘南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1348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实现利润总额(盈亏相抵)20682万元,增长20.5%;盈利企业实现盈利额30657万元,增长16.9%;税金总额12147万元,增长98.4%;亏损企业亏损额95万元,增长10.1%,18户企业亏损,比上年增加6户,增长50%。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内设机构

第一条 整顿成品油市场的原则是,确定经营主体资格,规范经营行为,理顺销售渠道,按照国家统一政策、统一价格、统一调拨、统一质量标准的原则,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成品油流通市场,维护成品油流通市场的正常秩序。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灯用煤油和航空煤油、石脑油、燃料油。第三条 整顿的范围是,在省内从事成品油经营业务的批发企业、加油站和零售网点,有成品油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中央驻甘企事业单位和外省(市、区)在我省从事成品油生产、批发、零售的经营单位和地方炼厂。第四条 成品油经营单位所需,必须纳入当地石油公司的配置,接受石油公司、技术、质量、物价等部门在业务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供需双方实行合同管理。加油站和零售网点实行代销制。第五条 炼油企业不准搞国内各种形式的来料加工或变相来料加工、不准直接向市场销售成品油。如遇交通运输及其它特殊情况,危及正常生产时,可专题向中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和省经贸委汇报,作为应急问题,专题研究解决。第六条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物委定价。兰州市(含四区)执行国家核定的批发、零售价格,其余地、州、市、县(市、区)均执行省物委核定的批发、零售价格。炼油企业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出厂价。各经营单位不得在国家、省物委定价以外加价或变相加价,也不得压价竞销。如有违反将按规定严肃查处。各零售网点、加油站都要按照规定价格统一实行挂牌销售。第七条 严格税收征管。所有成品油经营单位都要执行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各级一律不得给予减免、优惠,更不允许包税。第八条 成品油经营单位在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成品油批发企业

1、有经营成品油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

2、有一定规模的注册资本金和与现有经营规模基本相适应的资金保障。

3、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和销售渠道。

4、有符合国家标准并与经营规模基本相适应的成品油储运设施。

(二)加油站和零售网点

1、加油站的建设符合当地县级以上规划要求,各项手续完备,经营设施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消防、技术规范等政策法规要求。

2、有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

3、从业人员以及规章制度符合成品油的技术要求。

4、按国家规定的零售价格挂牌销售,并实行代销制。第九条 成品油代理进口的外贸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已经外贸部批准有成品油外贸经营权。

(二)具有经营成品油进口业务能力和经验,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市场,出口创汇率高,经济效益好。

(三)有良好的国际信誉,同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公司建立较稳定的贸易关系。第十条 凡现从事成品油批发业务的经营单位均属整顿重点。省内各炼厂不准向社会直接销售和从事成品油的批发业务。其生产的成品油全部纳入国家统配。炼油企业自办、联办的加油站和零售网点所需成品油,由所在地石油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价格,进行合理配置,实行代销制。第十一条 各级党、政、军机关、人大、政协一律不准从事成品油经营。已经从事并建成的加油站和零售网点,按照省地县整顿办的规定,申报资金、经营量、品种、仓储设施等有关情况。必须与原单位彻底脱钩,接受整顿,待整顿确认资格后,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重新登记手续,方可经营。第十二条 享受出厂价直供的“六大用户”,由省计委、省经贸委根据国家计委、经贸委规定用油范围、品种、数量进行界定,所供成品油只能自用,不得对外销售,也不得转入所属加油站(零售网点)对外销售,如有违反,扣减直供指标,并取消直供资格。第十三条 国家物资储备局所属库、站对国家下达的储备和轮换出库的成品油,不准随意买卖。轮换出库的成品油应纳入省内配置,由省石油总公司组织调销。储备局所属库(站)现有的加油站和零售网点也要与行政管理单位彻底脱钩,经整顿合格后,所需纳入当地石油公司配置,并接受业务指导,实行代销制。第十四条 外商投资的石化企业所生产的成品油(除合同已规定的外),和按有关政策进口的成品油,未经国家批准,不得在国内销售。任何外商投资企业未经外经贸部批准,一律不得在国内从事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以及成品油进口和代理业务。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物价局)设26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会议组织、机要、信息、督查等政务工作,承担电子政务、档案、保密、信访和接待工作,组织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负责机关财务、财产管理等工作;协调机关服务中心工作。

(二)政策法规处(财政金融处)。

组织参与协调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研究制定综合性价格政策,负责监督价格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执行;综合指导和协调全省招投标工作,核准投资项目招标方案;负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工作,组织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三)发展规划处。

提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及目标和政策;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协调需报省审批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组织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审核办理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工作。

(四)国民经济综合处。

研究提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建议;组织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研究提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建议;负责委内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

(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

组织编制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规划和拟定年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组织拟订全省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参与研究和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组织开展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六)固定资产投资处。

拟定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编制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建议;申报或安排国家投资、省级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项目;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及党群机关、政法系统投资项目的审批及管理。

(七)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处。

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总规模及投向和结构优化目标,编制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年度;负责国外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负责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工作。

(八)地区经济处(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区域经济协作,协调制定国土开发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主题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下达农用地转用和基础测绘,协调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编制下达民族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型城市申报、转型方案及接续产业政策协调;承担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 (九)农村经济处。

研究分析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和,统筹全省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的实施。

(十)交通运输处(省铁路民航建设办公室)。

提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年度及重大交通项目的整体布局;研究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状况;负责审批、审核权限内的综合交通运输项目;组织协调全省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承担省铁路民航建设办公室的工作。

(十一)产业协调处。

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协调解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矿产开发利用;负责权限内服务业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

(十二)高技术产业处。

负责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投资的重大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负责申报和审批、核准、备案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项目;负责归口管理资金的安排;组织推动产学研联合,协调创新体系建设。

(十三)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应对气候变化处)。

拟订实施节能、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规划、年度和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城镇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治理和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拟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和工作方案工作,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十四)社会发展处。

提出社会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协调人口和生育、文化、文物、教育、卫生、体育、民政、广播、旅游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安排和管理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

(十五)就业和收入分配处。

负责综合分析全省就业与人力、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十六)经济贸易处。

监测和分析市场状况;提出全省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粮油、棉花、成品油等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提出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省级粮油储备宏观管理;负责全省加油(气)站、油库的规划和布局建设;审批、上报经贸流通项目。

(十七)价格调控处。

提出全省价格总水平年度调控目标建议;研究拟订价格宏观调控措施和办法;综合协调价格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定价听证和价格行政处罚听证;负责全省价格评估机构资质、价格评估人员执业资格审核或审批以及价格鉴证师注册工作;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十八)商品价格处。

拟订或调整省级定价的商品价格;负责对市场调节的重要商品价格分析预测和监管,规范行业组织和企业商品价格行为;负责全省药品价格评审和改革工作;负责承办电力、热力、煤炭、新能源等价格管理工作。

(十九)环境房地产与服务价格处。

组织实施国家管理的环境、房地产和服务价格政策;制定或调整省管理的环境、房地产及服务价格;负责全省价格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服务行业的价格管理工作;负责经营服务性收费许可证的办理和年审工作。

(二十)收费管理处。

组织实施国家制定的国家机关收费和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拟订或调整省管理的国家机关收费和事业性收费标准;拟订道路(桥隧)车辆通行费标准;负责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的清费治乱工作;负责对收费单位的资质认定和年审工作。

(二十一)能源局。

组织拟订全省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的管理,实施能源价格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行业节能的政策措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二十二)电力处。

拟订水电、火电、核电、电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农村新能源有关发展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能源行业的预测预警、衔接能源生产供需平衡、信息统计和发展规划;承担电力体制改革有关工作;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能源行业节能和综合利用工作;承担能源科技进步和装备相关工作。 (二十三)煤炭石油处。

拟订煤炭和油气开发、煤层气、煤炭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产品、炼油的发展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煤炭、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协调开展煤层气开发、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监督管理商业石油储备。

(二十四)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处(省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编制下达重大(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负责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定期督查、信息报送、目标考核等工作;参与全省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的立项、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承担省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的工作。

(二十五)经济动员办公室。

组织拟订全省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全省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实施全省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协调全省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建设。

(二十六)人事处。

负责委机关及直属单位人员的考核、任免、调配、录用、培训、工资、职称、统计、出国政审等管理工作;负责委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沈阳车用燃气价格和油价联动吗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

平凉市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腹部,位于东经106°25′——107°21′北纬35°12′——35°45′之间。东临泾川,南依华亭、崇信,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固原接壤,北与彭阳、镇原毗邻。在历史上为丝绸古道西进北上甘凉的第一座关隘重镇,亦为陕甘宁三省交通要塞和陇东传统商品集散地,素有“旱码头”之称。已崆峒山而文明于全国.现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旅游城市。

崆峒区辖3个街道、4个镇、13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东关街道、中街街道、西郊街道、四十里铺镇、崆峒镇、白水镇、草峰镇、安国乡、柳湖乡、花所乡、索罗乡、香莲乡、西阳回族乡、大秦回族乡、白庙回族乡、寨河回族乡、大寨回族乡、上杨回族乡、麻武乡、峡门回族乡。

全区辖13个乡、4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开发区、,有252个村、14个城市社区。全区总面积1936.1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面积48平方公里。总人口48.73万人,人口密度251.7人/平方公里。有回、满、藏、布依等18个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平凉市崆峒区建制始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2年),此后一直为郡、府、县治所,历设过州、府、道 、郡 、军 、太仆寺 、苑马寺 、行省等重要军政机构。民国时期设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一直为平凉地委、行署 、军分区所在地。1949 年成立平凉县,1950年设平凉市,1964年撤市复县,1983年恢复县级市至今。1985年经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2年8月28日改名为平凉市崆峒区。

区域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西北高峻多山,东南丘陵起伏,中部河谷密布,平均海拔1540米。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16.7℃, 年平均气温9.4℃,年降雨量644.2毫米,日照2288.4小时,无霜期178天。

2005年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58亿元。全区人均地区生产值为8516元。

自然

崆峒区境内自然丰富,地下矿藏有煤 、铁 、铜 、磷 、石灰岩 、水泥石灰岩、白云岩、陶土 、粘土、耐火粘土、石膏等16种12大矿点,其中水泥石灰岩和化工石灰岩品位较高, 储量达5亿多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1.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亿立方米。植物1300多种,动物50多种。

电力供应充足,有120万千瓦火电厂1处,330、110千伏和35千伏特等变电站7处,小水电站1处。

农副土特产品主要有百合 、山药 、杏干 、黄花菜 、蕨菜 、洋芋等,畜产品质优量大,尤以牛肉 、羊肉、皮毛出名,植物1300多种,沙棘等经济植物和甘草等药用植物100余种,动物50多种,水产以淡水鱼 、甲鱼为主。有750千伏变电站330千伏变电站各1处,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 小水电站一处,120万千瓦平凉火电厂已正式投入营运,电力供应非常充足,同时探明市郊南塬地热水水质优良,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平凉市崆峒区太统铁矿属小型矿床,本矿点属于二迭统山西组煤系地层中, 含矿岩系为厚层状石英砂岩及薄层状砂质、碳质而页岩,夹菱铁矿结核。菱铁矿共有三层:底层矿厚为15米,结核连接成似层状,含矿系数6.54%;中层矿厚5.52米,结核为球状,含矿系数6.54-3.7%;上层矿厚3. 94米,含矿系数为4.87-3.67%;主要铁矿物为菱铁矿,少量褐铁矿。铁品位30-40%,Mgo1.1-2%,Sio29%,地质储量43.1万吨。目前还没有开发利用。

铝土 :铝土矿属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产生于山西组(P1S)底 部,矿产地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境内,有大台子、红庄子、王店三地,其中大台子铝土矿规模较大, 其它两地皆为矿点。大台子铝土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2′31″, 北纬35°22′14″,位于贺兰褶带的南端, 矿床生于寒武系古地形中的喀斯特凹陷内,属陆相沉积矿物,产品位AL2O352- 69%,Sio2-20%,Fe2O30.75-1.8%,已探明C级储量5.5万吨。

石灰岩:丰富,主要分布在太统山至大台子一带,长约20公里,已探明地质储量10亿吨,地质运量储量21亿吨,其中太统山化工灰岩储量为3000万吨。矿床赋存条件好 ,矿体厚度大,矿石品位优,其主要化学成份Cao50-52%,MgO<1%,Fe2O3为0.29%,AI2O3为0.85%。矿区交通条件好,有宝平、平华二级公路通过,距平凉市崆峒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10公里。目前, 开发总量200多万吨。主要有水泥厂3家,水泥年总产量为60万吨;石料厂10家,总开量约100多万吨;白灰年产量60万吨。

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平凉市崆峒区麻川乡大台子、水泉湾等地,已探明地质储量500多万吨,地质远景储量2亿吨。矿石产于上寒武系和奥陶系,露天矿床,矿体厚度大、矿石品质好,主要化学成份MgO20.8-22%,CaO27%,MgO1.1-2%,SiO<4%,Fe2O3,0.29%,距平华、宝平公路5公里。距平凉市崆峒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15多公里,交通条件便利。

膨润土:膨润土矿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南东,东经106°48′02″-106°48′42″;北纬35°21′41″-35°22′24″。 矿区地层属上三迭统延长群中亚群,共有三个矿层,累计厚度为10. 64米,走向长200米至1000米,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蒙脱石占46-78%,膨润土地质储量141.37万吨。膨润土具有特殊的吸水性、 膨润性、胶结性、阳离子交换性和分散性及润滑性等,可在冶金、铸造、石油钻探、化工等工业中充当粘结剂、增塑剂、交换剂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目前平凉市崆峒区地矿局准备开发利用。

地热水:平凉市崆峒区地热水主要有下白垩系盆地厚层状矿岩构成的蓄热和蓄水层,其上为第三条泥岩构成的保温或隔水层。其热源和水源主要来自盆地西部地六盘山山前断裂带的补给,其地热水大概范围西至六盘山,东至庆阳宁县一带, 属甘肃省陇东地热区。平凉市崆峒区西南坡村地热井,水温17-20℃,矿化度0.81克/升,水文队普查钻孔深250米揭露出下白垩系含水层,水头高土地面30余米,自流量8800吨/昼夜,水温25℃,属地热异常点。

社会发展

农村经济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减免农业税收,及时落实了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思路,加大农业发展投入,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建成了一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蓄果菜草为支柱、区域性多种经济为补充的大农业格局。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8.08亿元(可比价),粮食总产量达到16.77万吨,油料产量达到6657.3吨,水果产量达到6.15吨,蔬菜产量达到20.19万吨。以黄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良好。当年新增温棚养牛大户335户,建成了景兴肉牛分割生产线,西开牧业分割肉产销两旺,全年屠宰肉牛13.4万头,肉牛产业的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奶产业发展较快,新增奶牛2010头。黄牛饲养总量达到24万头(含存栏、出栏和短期育肥),现已成为甘肃集约化肉牛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最大的畜产品加工基地。

工业经济立足原有基础,发挥优势,做大优势行业,扩张经济总量。2005年辖区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9亿元,其中区属企业实现18.亿元。辖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1亿元、工业增加值9.23亿元,其中区属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7.17亿元、增加值2.16亿元。辖区企业产销率98.46%,其中区属企业92.98%。 

平凉市崆峒区科技服务机构294个,从事各项科技活动人员近六千人。有各类学校334所,专任教师4616名,在校学生10.21万人,小学入学率为99.99%,初中入学率.19%。各类医院37个,病床1829张,医务工作者1784名。环境治理投资继续增加,居民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发展。

平凉市崆峒区为陕甘宁三省区交通枢纽 ,宝中铁路纵贯全境,“312”国道横跨东西。银武高速、平定高速公路,平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05年,辖区共实施投资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148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93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3.8亿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全年依托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完成造林4.5万亩。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58.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134.2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6.02平方米。

交通邮政通信业快速发展。2005年完成货运量732.9万吨,客运量452.7万人次。邮政业务收入总量12.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含移动固话)8.71万部,移动电话10.4万部,宽带互联网用户6367户。

旅游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名胜古迹百余处,山势雄伟,烟波浩淼,林海幽深,建筑独特。2006年全区总旅游人数117.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近年来,新修了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1986年5月,前中央总书记胡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我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区境内先后发掘出仰韶、齐家和商周文化遗址15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珍藏文物1300多件。崆峒玄鹤、太统屯云、龙泉滴珠、柳湖晴雪、宝塔曦照、东湖荷花、天坛月夜和浚古烟村等十大景观闻名省内外.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崆峒区位列第425名。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崆峒区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6日,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崆峒区榜上有名。

2019年3月15日,崆峒区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月3日,农业农村部认定崆峒区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崆峒区在列。

2018年8月16日,崆峒区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12月20日,国家民委命名崆峒区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属于哪个市

沈阳车用燃气价格和油价联动吗油价调整最新消息:沈阳92号、95号汽油今日价格-手机闽南网

对于后市,分析师认为,国际原油与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联动性正在减弱。零售价即将兑现小幅上调,近期原油受美联储加息及OPEC减产等消息影响,或呈现先抑后扬走势运行,消息面或维持温和向好...

闽南网2022-11-08

沈阳民用气价调为3.16元 建立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听证会|燃气|气源_网易新闻

沈阳民用气价调为3.16元 建立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天然气,气价,听证会,燃气,气源

手机网易网2022-04-28

沈车用燃气价格下调0.5元 油气将价格联动-国际燃气网

沈车用燃气价格下调0.5元 油气将价格联动,下调价格:3.7元/升降至3.2元/升 下调原因:油价下降 气站较远 2月11日,记者从沈阳市物价局了解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成品油价格的通知》...

国际燃气网

其他人还搜了

沈阳油价 今日价格

沈阳燃气价格

车用燃气价格

沈阳市燃气价格是多少钱一个字

沈阳民用燃气价格

沈阳居民燃气价格

2018年车用燃气价格

车用燃气会降价吗

中国投资协会

同时改进天然气价格管理办法,理顺车用天然气与成品油之间比价关系。油价:与国际市场走势相一致 国家发改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访时,针对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时机解释说,国内油价主要是...

中国投资协会2021-10-25

我市启动城区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联动机制今起乘坐出租车要多付1元钱

记者昨日从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获悉,由于我市车用天然气价格上涨,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下发文件,10月20日0时启动市城区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出租汽车燃油附加费联动机制,对出租汽车乘客...

焦作网

石家庄启动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今日头条

291号)要求,决定启动车用天燃气价格和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今日(5月20日)起,市区客运出租车计程计价设备上每乘次加收0.5元燃料附加费,此次加收燃料附加费...

今日头条2022-05-20

石家庄市启动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

291号)要求,决定启动车用天燃气价格和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今日(5月20日)起,市区客运出租车计程计价设备上每乘次加收0.5元燃料附加费,此次加收燃料附加费不...

百家号2022-05-20

石家庄市启动车用天然气价格与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

291号)要求,决定启动车用天燃气价格和客运出租车燃料附加费联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今日(5月20日)起,市区客运出租车计程计价设备上每乘次加收0.5元燃料附加费,此次加收燃料附加费...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2022-05-20

燃油补贴政策芝士回答

甘肃省物价部门也表示,甘肃将暂不启动油价、运价联动机制,车票价格不作调整。民用天然气价格包括学校食堂用气价格也不作调整。安徽省财政近日增加安排3400多万元的成品油价格调整财政补贴,对...

芝士回答

车用LNG全国首次实行油气价格联动-国际燃气网

LNG加气站是专为LNG燃气汽车加气的专用加气站,可分成标准式加气站、撬装式加气站。相较标准式加气站,撬装式加气站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据某资讯了解,撬装式加气站单就设备...

国际燃气网

相关搜索

2016沈阳燃气价格

2019车用燃气价格

2019沈阳燃气价格

2017沈阳燃气价格

属于: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

崇信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部,东经106°50′—107°10′,北纬35°1′—35°25′之间。东靠泾川、灵台两县,西与华亭县接壤,北连平凉市崆峒区,南与陕西省陇县 毗邻。

自然特征

崇信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岭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085—1728米。关山支脉—唐帽山、老爷山屹立于县境西端,为天然次生林覆盖,形成绿色屏障。泾河的主要支流芮河、黑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气候属暖温、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春寒冷干燥,夏秋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0.7℃,日照2296小时,降雨量400—500毫米,无霜期190天左右。

行政区划

全县辖2镇4乡:锦屏镇、新窑镇、柏树乡、黄寨乡、黄花乡、木林乡;五举农场。79个行政村,410个合作社。总面积850平方公里。2000年底,全县总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8万 人。

地方

崇信县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矿产种类较多,尤以煤炭最为丰富。全县已探明储煤面积64平方公里, 探明地质储量13.2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20%多,现为国家15个重点矿区和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还有陶土、石灰石、 铁矿石、硫磺、油母页岩等10多种。人少地多,土地面积大。全县拥有耕地37万多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居全区、全省前列,有天然草 地22万亩,林地28万亩,可供建设和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四荒地25万亩。水蕴藏量大,芮河年径流量近2亿立方米。

经济状况

2007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26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分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670万元,增长5.8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0万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626万元,增长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28元,增长13.0%。

农业生产 崇信县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全县耕地梯田化程度达到70%,有效灌溉面积25586亩。铜城水库建成后,有效灌溉面积可达到10万亩,相当于全县人均占有1亩水浇地,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和退耕还林(草)的基础条件优越。l998年实现了整县解决温饱。现为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试点县,土地整理复垦及节水高效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和甘肃省小尾寒羊纯种繁育基地县、甘肃省肉牛胚胎移植试点示范县、甘肃省3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县。全县农业基地化、产业化发展步伐较快,建成了苹果、酥梨、花椒及仁用杏、核桃五个万亩果品基地、西南部山区肉牛基地和芮河川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2007年,农民人均产粮稳定达到500公斤以上,水果产量达到30388吨,砀山酥梨、秋富一号苹果被认定为全省名牌产品。蔬菜总产量达到79909万多吨,酥梨、苹果、薄壳核桃、草莓等果品和芹菜、胡萝卜等特色蔬菜远销西北各省、区。农业总产值达到42765万元。

农田建设

工业经济 崇信县地方工业以煤炭为主导产业。“八五”期间,建成了甘肃省重点项目年产45万吨的新柏煤矿,对新窑煤矿等骨干矿井进行了技术改造,累计建成矿井11对,年生产能力达到382万吨。“九五”期间,新建成了文化纸、矿泉水、白酒、面粉、饲料、水泥预制等企业,改扩建了水泥、机械制造等加工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开发为龙头,以水泥、乙炔气、地毯为支柱,以机械制造、面粉、塑料制品、造纸、印刷、机砖等为补充的多元工业框架体系。全县现有工业企业247户,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83户,主要工业产品14种。2007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101393万元,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销售收入达到52747万元,实现利税7781万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工业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都达到30%以上。

金融商贸 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10327万元,财政支出20800万元,连续13年实现了动态平衡。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6个,各项存款金额59267万元,金额30358万元,全年保险费收入1242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万元。现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104户,个体工商户2170多户,建有各类市场12处,形成了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互相配套、城乡结合的市场网络,营业面积3.2万平方米。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538万元,集贸市场成交额达到0.5亿元。全县乡镇企业达到616户,私营企业10户,从业人员13000人,完成总产值5.6亿元。

交通邮电 崇信县交通便捷,通讯畅通。县城距省会兰州42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80公里。宝(鸡)中(卫)铁路通过境内,并建有一个站。省道304线泾(川)甘(谷)公路横贯全境。县内干线公路四通八达,全县村村通汽车。2007年完成客运量39.3万人(次),货运量10.8万吨,客运周转量68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67.6万吨公里。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5.7%。信件75059件,报纸征订份数60847万份,杂志18649份。年末全县电话总户数达到16600户,其中:市话户数2800户,农话户数达到6000户,小灵通用户7800户。移动电话户数达到19600户,联通电话户数5367户。

人民生活 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66元,职工工资达到140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3元,城乡人均储蓄存款4130元。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达到6平方公里,面积扩大了一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崇信县上榜。

2020年10月9日,生态环境部授予崇信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崇信县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