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油价_山西太原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 李克用简介
李克用 (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4日),字 翼圣 ,后唐庄宗李存勖之父,本姓 朱邪 (又作 朱耶 ),其父受唐朝天子赐李姓。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绰号 鸦儿 、 三郎 、 独眼龙 、 飞虎子 ,沙陀族人,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门北部)。是中国唐朝末年最强大的藩镇节度使之一,后受唐封为 晋王 。后唐建立后,尊称其为 后唐太祖武皇帝 。
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先后镇压庞勋起义军、黄巢起义军。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李克用是后唐献祖李国昌的第三子。母亲秦氏。唐大中十年(856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于神武川的新城(在今山西雁北地区境内)。
李克用十三岁时(869年),见两只野鸭在空中飞翔,发箭一并射中,在场的人均被折服。
李克用年少时就很骁勇,军对中称他为“李鸦儿”。李克用十五岁时,李国昌讨伐庞勋。他从军出征,冲锋陷阵均在众将领之前。军中视他为“飞虎子”。平定庞勋后,献祖被封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被封为云中牙将。
有次和达靼部族的人比试,达靼人指着空中的两只雕说:“你能一箭射下双雕吗?”李克用马上弯弓发箭,一箭连中双雕,周围的人都拜服他。
初举反唐
沙陀部族一向强大,而李国昌自恃有功更是傲慢,唐懿宗对此很是担心。咸通十三年(872年),唐懿宗转任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称病拒绝接受任命。李国昌拒命后,李克用便杀了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自称留后。唐朝廷任命太仆卿卢简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同幽、并两州之兵讨伐沙陀。卢简方到达岚州,军队溃散,因此沙陀乘机占据代州以北的地区,称为唐朝的边患。第二年(873年),唐僖宗即位,因原太原节度使李业对沙陀有恩,而业已死,因此任命其子李钧为灵武节度使、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让李钧招缉李克用。封克用大同军防御使。
过了一阵,李国昌出击党项,吐浑(即吐谷浑)赫连铎突袭攻破振武。李克用听到后,从云州出发去迎接父亲李国昌,但回云州时,云州人紧闭关卡不让他们进入。李国昌父子无处可归,因此袭击蔚州(今河北蔚县一带)、朔州(今朔县),收编兵士3000人,李国昌进蔚州守城,李克用回去占据新城。僖宗任命赫连铎为大同军使,任命李钧为代北招讨使,前去讨伐沙陀。
干符五年(公元878年),沙陀先击破遮虏军,后又击破苛岚军,唐军数次败北,沙陀势力因此愈加强盛,北面占据蔚、朔两州,南面侵入忻、代、岚、石等地,直达太谷。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招讨使李琢会同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出击沙陀,李克用与李可举拥兵相拒于雄武军。李克用的叔父友金携蔚、朔两州向李琢投降,李克用听到后,马上带兵返回。李可举追李克用至药儿岭,大败李克用。后李琢军队进行夹击,又在蔚州击败李克用。沙陀大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流亡到达靼。
讨伐黄巢
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已攻陷长安城,北起军使陈景思率领沙陀降军与吐浑、安庆军队万人前往长安。行军到绛州,沙陀军大乱,大肆掠夺后回去了。陈景思觉得沙陀军除了李克用没人能带领的,于是请唐天子下诏书从达靼召回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李克用率领蕃汉军队上万人出石岭关。路过太原,李克用要求朝廷发军饷。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只给他钱币一千缗、米一千石,李克用很生气,纵兵大肆掠夺后回去了。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十一月,陈景思、李克用再以步骑兵一万七千前往京师长安。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正月,李克用出兵河中,屯兵干坑。黄巢军惊恐的说:“鸦儿军到了”。二月,在石堤谷击败黄巢军将领黄邺。三月,在良田坡击败赵璋、尚让,敌军横尸三十里。这时,各地军队都来到长安,在渭桥与黄巢军大战,黄巢军败退入城,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去,与敌军战于望春宫升阳殿,黄巢军败退,向南逃到蓝田关。长安收复,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天子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任命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其父李国昌去世。十一月,李克用派其弟李克修攻打昭义的孟方立,夺下泽、潞二州。方立败走山东,以邢、洺、磁三州军队另外组建昭义军。黄巢向南败走到蔡州,降服秦宗权,截止攻打陈州。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李克用率兵五万去援救陈州,想借道河阳,诸葛爽不同意,于是率部在河中渡河。四月,在太康击败尚让,又在西华击败黄邺。黄巢且败且退,到中牟,到达河边还没渡河,而李克用率兵追来,黄巢军惊恐溃败。等到了封丘,李克用再次击败黄巢军,黄巢脱身逃跑。李克用追击,一天一夜奔驰三百里,追到冤朐(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没追上才回兵。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全忠在源驿宴请李克用。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着了。朱全忠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出事了。幸好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七月,李克用来到太原,将此事上告唐僖宗,请求出兵汴州,并派其弟克修领兵一万人驻扎在河中地区待命。僖宗劝和了这事。同时,因为击破黄巢的功劳,封克用为陇西郡王。
割据混战
光启元年(公元88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宦官田令孜有过节。田令孜进言让王重荣调任兖州,任命定州的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并下诏书让李克用出兵保护王处存的辖地。王重荣命人转告李克用:“天子下诏书给他,等李克用来了,让他与王处存一起诛杀李克用。”并因此伪造诏书给李克用看,说:“这是朱全忠的阴谋。”李克用信以为真,八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唐僖宗不同意,李克用非常愤怒。王重荣不受命调任,于是唐僖宗命邠州的朱玫、凤翔的李昌符去讨伐他。而李克用却出兵相助王重荣,在沙苑击败朱玫,引兵攻打长安,到处放火、掠夺。唐僖宗出逃到兴元,李克用退兵驻扎河中。这时,朱玫也造反出兵追唐僖宗,但没有赶上唐僖宗,只是抓住了襄王李煴。朱玫逼迫李煴称帝,屯兵凤翔。唐僖宗认为只有李克用能击败朱玫,但李克用却不愿为唐僖宗所用。当初在长安破黄巢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与李克用关系很好,于是唐僖宗派谏议大夫刘崇望带着诏书去征召李克用,并说是杨复恭的想法,让李克用出兵讨伐朱玫等势力。李克用表面上答应了,但却不带兵前往。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李克用击破孟迁,夺取邢、洺、磁三州,又命安金俊在云州攻打赫连铎。幽州李匡威出兵救赫连铎,与安金俊在蔚州交战,安金俊大败。于是李匡威、赫连铎和朱全忠都上书因为李克用战败要乘机讨伐他。唐昭宗认为李克用破黄巢功高,不该去讨伐他,于是召集台省四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事,参加讨论的官员大多说不可以讨伐李克用。宰相张浚一人认为沙陀部族曾逼僖宗逃难至兴元,罪该至死,可以讨伐。军容使杨复恭与李克用交情很好,他也极力上谏认为不可以讨伐,唐昭宗同意了他的谏言,下诏书告知朱全忠等人。朱全忠暗中贿赂张浚,让张浚更加坚定原来的建议。唐昭宗迫不得已,任命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前去讨伐李克用。这时,潞州将领冯霸叛变向朱全忠投降,朱派葛从周入驻潞州。唐朝廷任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李克用派李存孝在长子抓了孙揆,又派康君立夺取了潞州。十一月,张浚与李克用在阴地交战,张浚军三战三败,张浚、韩建逃回。李克用的军队在晋、绛大肆掠夺,直到河中,所到之处满目疮痍、一片凄凉。李克用上表诉述事情,言辞傲慢。唐昭宗为此向他认错,下诏书好言好语回复他。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二月,唐昭宗再次任命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同时任命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四月,李克用在云州攻击赫连铎,围困赫连铎一百多天,赫连铎逃往吐浑。八月,在太原大肆掠夺,离开晋、绛,夺取怀、孟,来到邢州,并在镇州攻打王镕。
先锋李存孝夺取临城,进攻元氏。李匡威出兵救王镕,克用退兵邢州。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王镕攻打邢州,李存信、李嗣勋等在尧山击败王镕。二月,与王处存攻打王镕,两军在新市交战,李王联军被王镕击败。八月,李匡威攻打云州,以牵制李克用的兵力,李克用暗中返回云州,出兵击败李匡威。十月,李存孝在邢州叛变。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李存孝向王镕求救。李克用出兵井陉攻打王镕,又发书信招降王镕,同时猛攻王镕的平山。王镕害怕了,于是和李克用通行求和,向李克用献帛五十万匹,并出兵帮助攻打邢州。
干宁元年(公元894年)三月,李克用擒住李存孝,并杀了他。同年冬季,李克用攻打幽州,李匡俦弃城出逃,李克用追至景城,杀了李匡俦,任命刘仁恭作为留后。
干宁二年(公元895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去世,他的儿子王珂、王珙争位,李克用上书请求王珂继位,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上书请求王珙继位。唐昭宗开始左右为难,于是任命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后来又同意李克用立王珂。李茂贞等人非常生气,三处共同起兵前往攻打长安,后听说李克用也出兵了,才都收兵回去。六月,李克用攻克绛州,斩杀刺史王瑶(王珙的弟弟,帮助王珙争位)。七月,李克用来到河中,同州王行约前去长安,散布谣言说:“李克用的沙陀军队十万人马杀来了!”王行约想让唐昭宗移驾邠州,李茂贞的干儿子阎圭也想把唐昭宗劫到凤翔,一时间长安大乱,唐昭宗出逃来到石门。李克用军队在河中一个多月都没往长安方向进发,于是唐昭宗派延王戒丕、丹王允兄两人在李克用处做事,并告知长安的危急情况。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被委以邠宁四面行营都统。唐昭宗回到长安。十一月,李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败走到庆州后被杀。李克用收兵到云阳,上书请求讨伐李茂贞。昭宗慰劳李克用,让他和李茂贞和解,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这时,晋军在渭北遇雨六十天,有人劝李克用进长安,李克用没有下决定。都押衙盖寓说:“皇上自从石门回来,都不敢好好睡,如果晋兵渡过渭河,皇上还能安心吗?这时勤王,为什么要进长安呢?”李克用笑道:“盖寓都不信我,何况天下其他人呢!”于是收兵回去。
晋梁之争
干宁三年(公元896年)正月,唐昭宗准备再次任命张浚为宰相,李克用说:”这时朱全忠的阴谋呀。“于是上表说:”如陛下早上任命张浚为宰相,则我晚上就(带兵)到朝廷来!“长安人心惶惶,唐昭宗终止了张浚的任命。朱全忠攻打兖、郓两地,李克用派李存信借道魏州去救朱宣等人。李存信屯兵莘县,军队在魏州扰民掠物,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埋伏部队攻打李存信,存信败退到洺州。李克用亲自带兵攻打魏州,在洹水与罗弘信交战,期间李克用的儿子李落落被杀。六月,李克用破魏州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城。十月,又在白龙潭击败魏博军,并攻打观音门,朱全忠救兵赶到,魏博军之危才解除。
干宁四年(公元8年),刘仁恭叛晋,李克用带兵五万攻打刘仁恭,两军战于安塞,李克用大败。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朱全忠派遣葛从周攻下县、洺、磁三州。李克用派周德威出兵青山口,周德威在张公桥遭遇葛从周部队,周德威大败。同年冬季,潞州守将薛志勤去世,李罕之接管潞州,并叛变投靠朱全忠。
光化二年(公元899年),朱全忠派氏叔琮攻破承天军,后又攻破辽州,到达榆次,周德威在洞涡击败朱琮。同年秋季,李嗣昭再次取泽、潞两州。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李嗣昭在沙河击败汴军,再次夺取洺州。朱全忠亲自带兵围住李嗣昭部队。李嗣昭败走,逃至青山口,遇汴军伏兵,李嗣昭大败。同年秋季,李嗣昭夺取怀州。同年,汴军攻打镇、定两州,镇、定两州都脱离晋而依附朱全忠。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朱全忠被封为梁王。梁军攻下晋州、绛州、河中,把王珂擒去。晋失去三个同盟,于是写文书送钱礼向梁求和。梁朱全忠认为晋已经没什么实力了可以直接攻下,于是说:”晋虽然来文书要求结盟,但文书措辞傲慢。“因此大举进攻晋。四月,朱琮进入天井,张文敬进入新口,葛从周进入土门,王处直进入飞狐,侯言进入阴地。朱琮夺取泽、潞两地,其副将白奉国攻破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汾州守将李瑭都迎接梁军前去投降,有时间晋领地内人心惶惶。这时天降大雨,梁军士兵很多都得病了,梁军都退兵回去了。五月,晋军再次夺回汾州,并诛杀了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夺取慈、隰两州。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晋军进攻晋州、绛州,在蒲县大败。梁军乘胜攻下汾、慈、隰三州,并围住太原。李克用大为恐慌,打算逃到云州,又想逃往匈奴,犹豫不决。这时,梁军发生大规模疫情,退兵而去,周德威再次夺回汾、慈、隰三州。
天复四年(公元904年),梁迫使唐朝廷迁都至洛阳,改年号为天佑。李克用认为挟持唐天子迁都的是梁,天佑不算唐年号,不能用,于是依旧使用年号天复。
天复五年(公元905年),李克用与契丹耶律阿保机在云中结为兄弟。
天复六年(公元906年),梁攻打燕领地沧州,燕王刘仁恭向李克用借兵。李克用痛恨刘仁恭的反复无常,想不答应。他儿子李存勖进谏说:“这是我们重新振作的时候。现在天下的形势,归附梁的势力十有七八,像赵、魏、中山这些比较强的割据势力都没有不听从于梁的。因此,黄河以北,没有梁所担心的势力,梁所忌惮的就只有我们和刘仁恭的燕了,如燕、晋合盟,那对梁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争天下要不在乎小节,而且他常围困我们但我们却去帮他解决困难,可以因此作为我们对他的恩德记着,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是不容错失的机会呀!”李克用认为这说的在理,于是为燕出兵攻破潞州,梁围燕城的危机才消除。李克用命李嗣昭为潞州留后。
天复七年(907年),后梁军队十万人进攻潞州,筑夹城将潞州围住。李克用派周德威救潞州。
患疾离世
天复七年(907年)冬,李克用得重病。同年,后梁灭唐(年号开平元年),李克用还是用唐年号天佑四年。
天佑五年(908年)正月辛卯日,李克用去世,享年五十三岁。其子李存勖继位,将李克用安葬在雁门。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之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包括义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符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为太保而得名,有时亦特指第十三位义子李存孝。除三太保李存勖外,其他十二人均为养子。
因颇富盛名,中国历史后期许多人物组合、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
李存孝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与西楚霸王 项羽 齐名,被誉为”将不过李、王不过霸“,在后人评说中更有“唐初有个 李元霸 ,唐末有个 李存孝 ,都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说天若有个把,他们能把天拉下来,地若有环,他们能把地提起来。
李存孝最为有名的是手下500飞虎兵,多次同他并肩作战,取得了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令对手闻风丧胆,名扬天下。后因对义父用人存在疑问,遭人离间,最终落得五马分尸的可悲下场。
著名传说身为一名军阀,李克用年轻时确有不少违抗唐的事迹,但或许因为其年少英雄,后来又打着“复兴唐室”的名号来对抗恶名昭彰的朱温,因此历史上有诸多关于他正面的传说。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传说不少与他所擅长之武器“箭”有关。
杨行密遣人画相李克用一目失明,号“独眼龙”。《五代史补》中记有一则故事:在李克用占据河东,声威大振后,盘据淮南的另一个军阀杨行密很想见见李克用什么模样。于是杨行密找了一个画家,扮商人到河东伺机偷画李克用面貌。不料画家到了河东,立刻为事先得到情报的河东武士所俘虏。克用颇怒,就对亲信说:“我少了一只眼睛,看他要怎么画我。”等到画家一到殿内,李克用立刻大怒说道:“淮南派你来画我,想必你是画家中最好的,如果今天画得不好,那么这里就是你的死地!”当时是炎夏,所以画家最初画李克用手拿扇子搧风,而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眼晴,非常巧妙。但克用不喜欢,说画家“谄媚”,命其重画。画家这次重画,就画李克用弯弓射箭,一只眼睛眯了起来,好像就在瞄准目标,克用大喜,于是重赏画家银两,并送之回淮南。[1]
李克用箭射飞雕这则故事见于罗贯中的《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第九回《克用箭服周德威》;另外,白朴的元曲也有《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折子;除此之外,京剧《珠帘寨》中也有这个桥段。大意是李克用在受唐所托出军讨伐黄巢时,兵至珠帘寨,遇见一将周德威挡路,李克用素闻周德威之名,跃马向前迎战,二人交手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遂以射雕为赌注,若李克用能箭射飞雕,周德威即下马受降。只见李克用弯弓一射,弓弦响处,雕已落地,周德威甘服而降。
这则故事的原型,很可能是出自《旧五代史·武皇纪上》的记载。[2]而《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亦有其善射的叙事。
临终赐箭李存勖这可能是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间最有名的故事:宋初王禹偁的《五代史阙文》记传传说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说道:“刘仁恭父子背叛我,契丹耶律阿保机违背与我们的盟约,朱温和我们是世仇,我给你三支箭,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第三支箭要消灭朱温,希望你完成我这三个愿望。”[4]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庙里,逢出征时依次派人取箭,带上战场,后来并桀燕、败契丹、灭后梁,得胜后分别将箭送回宗庙,表示完成了李克用的愿望。
不过,历代都有人怀疑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认为,依《旧五代史·契丹传》记载:李存勖刚继位时,后梁兵围潞州(今山西治市),因此尚且对契丹“遣使告哀,赂以金缯,求骑军以救潞州”。可见根本没有和契丹结仇的事。另外,有人亦指出朱全忠扫荡群雄,华北只剩李克用与刘仁恭二者,李克用父子深知唇亡齿寒之理,因此刘仁恭及其子刘守光被朱温围攻,甚至刘守光被其兄刘守文攻击,李克用、李存勖还屡次派兵来救,因此至少在李克用去世之时,河东也没有与桀燕刘氏对立一事。但更多学者认为李克用赐矢故事的真实性较大。出于对抗后梁还有求得自身生存的需求,以贿赂契丹的方式求得河东后方的稳定,求得与朱梁对抗的时候不会两面作战;保住幽州避免朱温吞并幽州后河东被朱梁三面包围,这也是军阀们惯用的手段。不能以李存勖曾经意结好契丹还有出兵救援幽州就认定上述故事不实。
历史评价
杨复光:“我世与 李克用 共忧患,其人忠不顾难,死义如己,若乞师焉,事蔑不济。”
唐昭宗:“克用有兴复大功。”
宋祁:“至克用逢王室乱,遂有太原。虏性惇固,少它肠,自负材果,欲经营天下而不克也。兵虽胜,然数败;地虽得,辄复失,故熟视帝劫迁,缩颈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赖其子慓锐,抑而复振。是时,提兵托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为唐涤耻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齐桓、晋文,唐遽亡乎哉?”
周明,山西太原人。现任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书画院副院长,人民日报社神州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三晋文化研究书画院副院长,**《印光大师》特聘书法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以传统的楷书见长,工小楷、行、草、隶、篆刻等皆有涉猎。从一九八五年始,多次参加全国性书展(含硬笔)并获奖,作品亦被国内外有关机构收藏。二00二年八月,二0一五年九月,二0一七年的九月分别在省会太原朔州多次举办个人书展,受到省城书画前辈的好评。
?2006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攻读书法硕士研究生。期间金运昌先生对其小楷长卷《金刚经》给予高度评价,谓其“古人也就这样了”。2008年《世界文艺》杂志,《中国周刊》等刊物专题报道“周明书法”。 2008年6月26日黄河电视台,太原电视台及国内20余家网站对其书写的大楷长卷(22米)《奥运赋》纷纷予以报道,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8年《世界文艺》杂志,《中国周刊》等刊物专题报道“周明书法”。 2009年初被聘为 “院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宾礼特供艺术家,国宾礼形象大使,及中国驻外领事馆特聘书画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